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这是有趣郑州第336篇原创文章

全文字数: 3649

阅读时间: 9分钟

每天10:10,多爱郑州一点点

郑州有些路一看名字,就能大概猜出来这条路上什么最多。

康复前街,就是这样一条因医院扎堆儿而闻名的道路。

不过,这条路却不仅仅有医院而已,还有和郑州大学以及郑大子弟有关的记忆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康复前街西

学校

有趣君的朋友大毛是郑大子弟,2000年郑大评上211那年,他从小学升入初中,也就是在同一个校园里,换了个教学楼而已。

环境没变,倒是身边的同学有了不小的变化,因为郑大跟河医合并,不少河医子弟也出现在了这个学校里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很多郑大子弟在这里待了12年

郑大子弟们从郑大家属区上下学,走校门口到大学路这段的康复前街,而河医子弟上下学,往东走到武警医院门口,就朝北顺着康复中街往中原路去了。

无论哪边的子弟,活动范围都仅限康复前街西段,那些关于医院《人间世》的故事,仿佛离这些学生很遥远。

可生与死的事,从来都不局限于空间距离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这年头没人相信「小小少年,很少烦恼」吧,小孩子烦恼可多了

大毛上到初二,有一天注意到隔壁班同学都哭成一片,打听下得知,隔壁班有位同学因为意外事故过世,花一样的少女,永远停留在14岁。

那个女孩子,他认识,上下学很巧是同路,女孩子皮肤雪白,人长得乖巧可爱,路上见得虽多也没发展成点头之交,没想到,以后竟然连打招呼的机会都没了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爷爷骑自行车载孙子孙女上下学,对有相同经历的人,这一幕仿佛时间倒流

现在讲起往事,他自嘲当年是不是太冷血,身边同学过世居然连一滴眼泪都没掉。

少年时,生啊死的,都在课本和作文里,即使出现在自己身边,也都跟蒙了一层似的,感受不真切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想到「头发甩甩,大步地走开」这句歌词,也挺暴露年纪的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学校周边的变与不变

开篇就整这么沉重,还是聊点别的吧。

跟学校有关的标志记忆总脱不开小吃,不过郑大附小(附中)周边一直以来变化极大,那种能引发N届学生共同回忆的老店,在这里屈指可数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唯二和学校沾边儿的小卖铺

学校旁边的文具店就剩下两家,店小到简直不敢相信旁边就挨着一所学校。

作为妇产医院的商业延伸,母婴店已经辐射到学校周边,瓜分走了原本学校附近的文具店、精品店、小吃店、书店的生存空间。

看来,如今新手爸妈的钱,比学生钱更好赚。

扯远了,拉回来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暴雪书社不知不觉也变成老店了,旁边的那家米皮年岁也不短

大毛上学那会儿,学校周围各类小卖铺还算琳琅满目。

学校门口常年有俩阿姨推小车摆摊儿,一胖一瘦,卖的东西都差不多。

后来两人的生意都各自往小吃方向发展,胖的那个做炸串儿,瘦的这个做面鱼儿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每次来学校附近,都想再重温校园生活

那时候学校门口还有其他小吃摊儿,支个锅都能卖涮牛肚,1块钱7串,10块钱搞一大把,一只手都攥不住。

这些小吃,好不好吃不记得,反正如今在这学校周围也没几家做小吃生意的了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康复前街上的老店有些与众不同,还有一家三色鸽蛋糕房没有入镜

学校附近的店铺变了又变,倒是临近大学路口的,有几家坚挺成了老店,瓜子果脯、照相快印、老式蛋糕房等等,开的年头都20往上。

不过,格莱美KTV没了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大学路过街天桥上偶遇一个一直蹲着打手游的男孩儿,不理解这操作

时间从二十年前拉回现在。

有趣君在临近中午的时候跑去学校门口拍照,拍那些早早等在校门口接孩子的父母。

遇到两个有意思的插曲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大学路和康复前街交叉口,一个经常堵车的噩梦路口

一个是关于家长,遇上位妈妈,在校门口左顾右盼都找不到自家孩子,列路队放学的小学生走了一波又一波,最后妈妈见到了孩子的老师。

老师说:XXX今天早就走了。

听到消息的妈妈边打电话边一溜小跑回家,这皮孩子,太让大人操心了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上下学高峰时段,校门口的马路慎入

第二个是关于孩子,有位小学生,有趣君握着相机在拍她,结果这孩子直接走过来询问:

「你为啥要拍我呢?是不是我长得太帅,在人群里一眼就能看到我?」

现在小学生都这么直接的吗!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又美又帅的女孩子

于是有趣君也不藏着掖着了,直接问能不能给她拍照片。

得到大方的回答:可以。

随后就来了一组校园风的「大片」。

焦灼迷茫的家长,对比自信敞亮的孩子,不是有趣君想太多,或许真是当下父母和孩子样貌的缩影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孩子总想快点长大,大人奢望回到校园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康复前街东

医院

康复前街上继续往西走,从交通路往东到京广路一段上,有三大医院:郑大三附院、武警医院和郑大五附院。

郑大三附院,也就是省妇幼保健院,医院附近,生死寻常,不过因这「妇幼」,关于「生」的故事就特别多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三附院门前的电线杆做了好看的彩绘,能够安慰附近的暴躁吗

还是有趣君的那个朋友大毛,毕竟从小在这周围长大,生个病就跑三附院,按他话说:自己长大了,三附院也牛逼了。

他不是在这里出生的,他表弟是,如今比他还高一头的壮小伙,当年出生是才3斤多的早产儿,直接被送进保温箱里养着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三附院正对面没有像样的饭店,管你有钱没钱都得蹲着吃饭

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实物版的mini婴儿,隔着保温箱的玻璃,攥着的小拳头连指头缝儿的细节都看不清。

父母领着他探望表弟的妈妈(也就是他的婶婶),那个平日里打扮入时,身上总有散不去香气的婶婶,生完孩子躺在病床上,面色蜡黄,说三句话都猛喘气。

女人生个孩子也太惨了,这是8岁的大毛当时最深的感悟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正对康复中街路口的儿童康复训练中心,外围栏杆上正盛开着美丽的小fafa

当30岁的大毛将这段回忆讲给有趣君时,反而有种荒诞感,这感觉的由来,一是他的性别不具备直接生孩子的功能,生理上就注定了永远不可能「感同身受」。

二来,这话搁一位刚抱上二胎的爸爸身上,总觉得孩子不是你生的你不知道疼。

再苦再难也要生孩子,这大概也是人类根深蒂固的基因属性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医院门口必须有交警,不然康复前街能堵成死结

到了武警医院,画风就变得「冷静」了许多,这是家眼科闻名全市的医院。

没有严谨考证过,不过有趣君周围做准分子激光手术的,少有一半都是给这儿做的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武警医院门前的一家老饭店

再往东就是郑大五附院,原铁路中心医院。

上世纪五十年代,郑州铁路局迁入现址,门口的两条路也因为京广线和陇海线而命名为京广路和陇海路。

而康复前街的名字也是这么来的,因为在铁路中心医院门口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铁路职工的痕迹无处不在

一路行至京广路,路边有个醒目的六角亭,那里是儿童自闭症中心。

从路口的过街天桥可以俯瞰这个中心全貌,有几个小孩子和大人待在一起,他们看起来就像是在一家普通幼儿园里。

可惜,这里不是幼儿园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儿童自闭症中心,很难想象出入这里的人们所承受的痛苦

有趣君在这个路口拍照时,一辆鸣笛的救护车呼啸而过,这一刻突然真切体会到,刚刚途径的那些医院到底意味着什么。

这条梧桐树覆盖的老街,以「康复」为名的旧路上,每天都有不同的家庭,在这里留驻生老病死、悲欢离合的记忆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救护车代表了生与死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薛定谔的记忆坐标

黎记烩面

康复前街上的著名老店——黎记烩面,一共搬了四次家,最早在康复前街,后来陆续搬过郑大市场街、大学路,现在又搬回了康复前街。

兜兜转转一大圈又回到「原点」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又从大学路搬回康复前街

对于郑大校友来说,黎记烩面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烩面店而已,那是大学四年兄弟们把酒言欢、打屁唠嗑、说不完道不尽的场子。

即使没有郑大学子情怀加持,黎记也是郑州烩面老店届不能忽略的存在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黎记烩面=老郑大毕业生回忆集散地

像有趣君有个朋友就是黎记的真爱粉儿,问他为啥喜欢吃,就俩字——好吃!

也对,东西好吃就够了,哪有恁多为啥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来这儿吃饭的,人手一份红油豆腐丝,不夸张

不过关于黎记烩面到底有多好吃,大毛反而有不同的意见,他在康复前街上足足溜达了十二年,却对这家烩面老店一点印象都没有。

按说咋可能呢,就算黎记那几年搬来搬去,但整体也没搬离老郑大的辐射区,加上知名度不低,咋就一点没听过呢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豆腐丝拌进烩面里,吃到一半儿才想起来拍照

大毛给出的理由——小时候不爱吃烩面,没吃过当然不记得。

黎记现于康复前街的店址,在二十年前曾经是家灌汤包店,他反而记得很清楚,因为小时候爱吃,放了学三不五时的,跟来接他的老爸俩人去整两笼,吃完再回家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店门不大,店里很深,别看这会儿没人,再等一个小时基本能坐满

回忆就是这样带有个人喜好滤镜,喜欢的,那就是无法磨灭的锚,沉在一个无法替代的时间坐标里,每次打捞,都历久弥新。

而不喜欢的,哦,对不起,不记得了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放了学来吃烩面的祖孙三代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康复前街

不太安静

康复前街扫街,是有趣君走过的郑州街道里,不太顺利的一个。

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医院较多的缘故,交通拥挤、看病烦心,所以烦躁成了这条街上行人的常态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交通路口偶遇一个卖杏的小贩,就顾着拍杏了,反而忘了拍人

走完整条街,从京广路往回走,再次经过郑大五附院门口时,发现一家门脸极小的烤红薯店。

捧着一个红薯坐在路边,热腾腾得还有点烧手,咬一口,甜,单纯好吃的甜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来给这个抚慰了心情的美味红薯一张靓照

正对着人来车往的医院,有趣君就这么矗在树影婆娑里,啃红薯。

不爽的心情也随着一口一口没了的红薯,消散了。

这不是一个适合闲庭信步的街道,但这里,对于郑大子弟、铁路子弟,以及曾在三家医院出入过的人们来说,注定是个难以忘怀的存在。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感谢MOLLY对本文图片的支持

把康复前街拍得岁月静好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本文及摄影作品版权均归“有趣郑州”独家拥有

未经授权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任何平台转载

法律顾问:河南兴言律师事务所 张冕冕 18539972292

郑州这条街,「名副其实」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zhenshijiepai.com/2024/01/%e9%83%91%e5%b7%9e%e8%bf%99%e6%9d%a1%e8%a1%97%ef%bc%8c%e3%80%8c%e5%90%8d%e5%89%af%e5%85%b6%e5%ae%9e%e3%80%8d/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0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