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次去拉萨合集

1

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,到哪里都是流浪

字数 1252 2020-08-30 07:47

大约在半个月前吧,在从县城街回家的路上,当即买了去拉萨的火车票。就近的出发点武汉的硬卧票一个月内的都没有了,才买了由南京出发的票,当时一个月内也仅有这一张硬卧了。

过了一个礼拜后,和朋友聊天时,自然的说了月底去拉萨的话。一位朋友说,“羡慕你呀”,我说,“心情并不是你想像的那样。”另一位朋友说,“到那边生活习惯吗?”我说,“拉萨有外地人开的饭馆,面馆。再说,习不习惯,还是在自己。”自己的习惯是怎样,到了一个新的地方,并不会有革命性的改变。还有一位朋友知道后问我,“在外面那么多年的收获是什么?”劝我应该考虑稳定下来。实话说,这位朋友的话,是中恳的。其实我的内心是矛盾的。就连临走的当天,我仍是有一丝踯躅。我何尝不希望安定。对于去拉萨,我已经没有第一次的好奇,心情是完全两样的。

第二次去拉萨合集

第二次去拉萨合集

第一次是完全玩的心态。不过是一场旅行。对拉萨抱着新奇、神圣的意味,我想这一种心里,多是受各方面的宣传对我们起了一定的影响。

人是矛盾的。正如围城,里面的想出去,外面的想进来。在城市久了,觉得农村趣味足。在农村久了,又向往城市的繁华。对于想去而未去的地方,总会念念不忘。真去了,有时倒没有想象中的好。何况,无论你去了哪里,还得回到出发的地方。不论你是坐火车还是天上飞,到头来,都得落地。

这一次去,我说不是为了玩。我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想要去玩的地方。心情不对,没有玩的心情。我想在拉萨生活一段时间。最好找一份事做。

为什么选择拉萨呢?我问过自己,并没有确切的答案,我自己也说不清楚。反正,呆了十二年的惠州是不想去了。我对打工也是厌倦了。这一次,我可以重新开始吗?我也不知道。尽管去过一次,拉萨于我仍是陌生的。我的心是忐忑的。

从家里出发,到县城乘汽车到合肥,从合肥南站乘高铁到南京南站,再由南京南乘地铁到南京站,在开车时间前的一个多小时到达南京亲。这大半天,在车上倒来倒去,也实在的乏了。此时已是深夜,火车轰轰的带着些微的颠簸向前,一种孤独又与我一路跟随。

在合肥南站候车时,广大的厅内人来人往。在检票口旁靠墙的一角凳子坐下,斜对面一位年轻女孩拿出唇膏添描着口红,不远的另一位女孩正在与人视频。在我旁边隔二个座位坐着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,戴着口罩,斜倚着上身在那里假寐。放眼看去,多半是年轻的男女,他们个个都是眉展颜开,散发着生机。而寥落的几位如我这般的中年人,脸上要么油腻,要么阴郁,一副受生活重压的疲惫之像。真的是羡慕呀,羡慕年轻。年轻时该有的故事,错过,就不可能再有了。

孤独如影随形,深深的在周身弥漫。这种孤独,有来自外界,如朋友。也是来自自己。

让我想起出发前在家看的两部影片。一部是《意乱情迷》,讲的是年轻男女的情爱。另一部是《台上台下》,讲的是剧团的一群艺人,舞女。《意乱情迷》,让我感到自己那一种情爱,是不会有了,既便有,也不会有年轻时的那一种感觉。《台上台下》,随剧团演出的车,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,不停地走,不断的换,没有一个固定落脚的地方。

我突然就想起一句话,“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,到哪里都是在流浪”,记得好像是三毛说的吧。

2

火车上的一天

字数 1486 2020-08-31 08:12

尽管睡得不够安稳,在夜里二点多被上车的徐州旅客吵醒,但也算是睡着了。醒得自然早,刚六点的样子。没有赖床的习惯,跟着起床去洗漱。长途车上,不必说每天洗澡,连胡子也懒得去刮。但不管怎样,还得去洗一洗。

看着旅客们因初次去拉萨的兴奋,聊曾去过的地方,有那么一刻,我都在疑惑,这一次为什么去拉萨?

与其说平静,不如说茫然。似乎只有在他们的脸上,才能感受到一点旅行的快乐。他们的新奇,兴奋,那一种兴高采烈,大概是由心的。可是,有时也不太明白,如果是旅行,游玩,一个个像拖家带口似的,大大的行李箱,好像也是不由己,必得要带上许多的东西,必得走上这一个路途似的。

第二次去拉萨合集

第二次去拉萨合集

不难发现,同一趟车的旅客,大多是去西藏(拉萨)游玩的。有跟旅行社的小团体,这样的群体,多半是中年以上的老年人。也不止一次发现,旅行队伍中,中老年人占相当的比例。仿佛在说明一个事实:年轻时要工作挣钱养家,没有时间没有条件出来玩,那么现在条件满足了,还不趁腿脚硬朗去各地看看么,不然的话,似乎是白忙,白来尘世一样。再有就是自由行的,多半是年轻人。依我来看,这种选择是自然的。年轻人不受约束,爱探奇,喜自由。而中老年人考虑更为实际,跟团不操心,相对安全。

天南海北的人,男的女的,年长的年轻的,聚到一起,认不认识好像不重要,总能相互聊几句。其实,各自的素养习惯不同,心情有别,所谈咸淡之间,并没有实质的内容,不过打发时间。如果其中聊一聊,能增添一点趣闻,或结识有缘投机的朋友,便是幸运的事了。听有的人在聊,说去过那里那里,祖国几乎跑遍了。并去了韩国,日本,意大利等等。比起来,是太有限。于他们打飞的,出国,奇景开阔,我不过是望得眼前四角的天空罢了。说这些,我并不以去过多少地方为然,而是在想行走的意义是什么?走马观花打卡式的,以获得在别人面前的谈资,有什么意思?

旅行真的有意义吗?让我感到,旅行就像是促销的赠送品。本来不需要,只是冲着它的便宜。像是一件附属品,并不能构成你生活的决定性的事件。

现在的我,对旅行渐渐的失去了它的冲动的热情。虽然想去的地方仍很多。可生活是现实的。最不喜欢的是,旅行返回时的感受。犹如过客匆匆,那一种生活并不属于自己,不免心生落寞的惆怅。

这次是上铺,空间实在有限,想端坐起来也不能够。只得弓身曲背,躺下来才是正经。让人感到局促。

晚餐去餐车吃的,要了一份宫爆鸡丁,一碗饭,共41元。当然是贵的,但总要吃点饭菜才好。其间,对桌一位阿姨,一个人,说是去拉萨玩的。说不太舒服,特意点了一份西红柿鸡蛋冬瓜汤并一碗饭(31元)。饭菜端过来,容易冷(是不比在家热腾腾的饭菜),大概也是阿姨吃得慢。阿姨抱怨说,汤菜不热,就是想吃点热的,就叫餐员帮再热热。很快吃完回到所在车厢,那个阿姨还在那里喝汤。

夜间九点多,车到西宁,换车后,乘务方面进行了疫情宣传,请戴上口罩,测量体温,并填写了健康表。

除此外,这一天似乎并没有特别想写的。没有新奇,没有特别的触动。

影像里只有白日里,火车在陕西境内的穿行。沿途的土塬,城镇乡村,将熟玉米高粱,没有树的土山,披着薄薄一层草绿。低矮散落的人家,那房子没有如家乡的有屋檐,屋顶呈人字形,中间是尖尖的屋脊,或者是平房,没有人字形屋脊,加上没有屋檐,像是没有竣工的房子。当然,这是地区建筑风貌的不同。

陇海线与渭河错交,向西延伸。不知不觉的,将出了陕西境时,夕阳渐渐西沉,很快的,只留下天际的一抹黯红,黑黜黢的山影,听不到外面的动静,让人感到愈来的走向荒芜的深处。

只有在那么一刻,听徐州的一个女孩子说她的方向感:凭直觉只认得东西,不知道南北。这一种貌似孩子气的可爱,倒让人乐得笑一笑。我想,也只有在这一刻,是开心的吧。

3

到达拉萨

字数 1145 2020-09-01 08:13

经过二夜三个白天,总算到达了目的地拉萨。

第二天夜里,也就是第三天凌晨三点多,被同铺的人吵醒。迷迷糊糊地躺在又低又窄逼仄的上铺,兀自问几点了?也没人搭理我。原来是到了格尔木,停的时间比较长,他们下车透气,拍照去了。

白天我问他们,半夜起来,你们睡不着么?其中一位徐州的中年人回答我说,你年轻,我们年纪大,觉少。也不知是不是这样,我总以为他们太兴奋了,心情的好,真的让我羡慕。

第二次去拉萨合集

第二次去拉萨合集

天亮后,去看路程表,德令哈也在夜间一点多过去了,这次是一点都不知道,几乎在睡觉。不像上次,经过德令哈时,是有意醒着的,还拍了一张夜间的照片,即时发了朋友圈。这次路途上,别说发朋友圈,连照片也懒得去拍,提不起兴致。只有在经过错纳湖时,尽管是通过车窗,也是被一汪澄澈的湖水惊艳到了。上一次是四月份,还没有彻底解冻,因而这全然露出的水面,广大而平静,犹如天上掉下来的蓝宝石,让我不由得要流眼泪,说不出是不是激动,在见了这一片开阔无人纯静之地,让人感到的一种美,确实有被洗礼的感受。

很多的男女,围在走廊车窗前,为它惊叹赞美欢呼,有人说,见了这样的湖,也值了。蓝天白云,雪山草地,牦牛羊群,一带绵延开阔,仿佛是电影上的长镜头,也不知怎样的用语言来形容,只好粗糙地说,啊,真美呀!

因为高反,难受得多次去看定位,到哪了?还有多久?希望快一点到达。

同铺的有一位中年男子,比我早一点高反。头晕头疼,喝了乘务员拿来的“行天源”,听他说,吐了。太难受了,下次再也不来了。

而我从近中午开始,火车爬唐古拉山口时,头就疼,晕。对于这第二次进藏,我是有心里准备的。也就是担心高反。我知道,这高反实在的难受。同铺的另一位向我说,你这样高反,为什么还要来?啊,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。只好说,过了这一阵子,到了拉萨,休息一晚上,第二天就会好的。我是这样相信的,也是我亲身的体验。

尽管如此,头疼晕,浑身无力,开始有呕吐感。有点想吃东西,拿出包里带的葡萄干,吃了几粒,那酸甜味刚入口,腹内一股东西立马在向上翻涌。急忙跑到卫生间,一吐为快。啊,早上吃的早餐,全交代了。

吐后倒是觉得减轻,舒服些。可人的乏力,没有精神,状况实在的差。我也因此在问自己:为什么来拉萨?

想起上一次来,到达当晚头疼睡不着,在十一点多去附近医院吸氧,回来入睡到第二天,基本恢复。这次是在路上车上吐了,到了拉萨,来到客栈,当晚就没有特别情况了。并且还出去吃了一碗面,回到客栈简单洗一洗,就睡了。

是第三天下午19:34分,准时到达拉萨站的。出站因为疫情检查,排队,验健康码,刷身份证,再分车厢等候测温结果。前后至少等了半个小时。再搭1路公交,过柳梧大桥,进市内城关区。公交上人太多,你挤我挨的,停停走走,搞得疲惫的我,又差点想吐。只好提前二站,在阜康医院站下了车,然后走到客栈,已是近晚上九点的时候。

4

拉萨日记1

字数 3060 2020-09-02 08:26

20200901 拉萨城关区 多云.22/10度 星期二

夜里一点多忽然醒来,上了个卫生间接着入睡。再醒来是早晨6:53分,屋内仍是麻黑,窗户也不见亮光,天还没有亮吧。

到了八点(这期间在床上写了一篇文),窗外响起电钻声,吵得脑壳似乎都有点疼。忙忙剃须、洗漱好,就出门去。

找到客栈老板,说隔壁装修太吵,帮忙换个房间。老板是一位上海人,三十来岁的男子,微胖,说话声音很轻,并不快,好像总是在思考的样子。让人感到的是一种上海人的精明。他客气的答应了我。既然如此,干嘛不直接给一个安静一点的房间?(没有房,总以为是借口)

第二次去拉萨合集

午后返回客栈,从二楼换到三楼的大床房。习惯大床房,不喜欢标间,这一间一进门感觉就对了。

早上出门时已是近上午九点,阳光早已照耀在拉萨街头。特意去去年来时常去吃的一家陕西面馆,九点半不到,门还没有开,打门脸上的手机,说要到九点半后才过来。我想等,对方告诉我说,至少得等半小时。肚子有些饿了,就说晚点来吃午餐吧。

于是往宗角禄康公园方向去,在路上的一家早餐店吃的早餐。店老板是四川人,一个小伙子在忙碌着,店门口一位年轻女人在那里炸油条。走进去,要了一根油条,一个鸡蛋(都是3元),一碗白粥(5元),一碟咸菜(1元,不要硬币)。后来的旁边桌上,两位当地年轻人模样,点了小笼包等其他,买单时听见是37元。可以看见,在拉萨,有些方面还是比较贵的。

吃了早餐,直接步行到公园。在公园外的林廓北路的人行道上,就听见公园内传来的歌舞声。一种热切的吸引,不由得加快了脚步。

又来到熟悉的露天舞场,载歌载舞的场面,仿佛还是昨日的情景。激动地即时的发了个朋友圈。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。只要看见他们跳舞的姿态,洋溢的笑容,那一种感染,一定会让你忘记自己。对于我,来拉萨能看一看当地人们的“锅庄”舞,也就知足了。

我一直观赏着的,主要是三个小群体。一个是一对形如姐妹的中年女子,一样的装束,黑色裙衣,米色裙袍,袍的腰际系挂坠饰。戴浅白的帽子。戴口罩,一位看似是妹妹,戴透明的黑纱面罩,若隐若现,另一位戴的是浅白色面罩。尤其是戴透明黑纱面罩的女子的舞姿吸引我的目光。随着响亮的音乐,扬手,扭腰,转身,轻盈而妖娆,妩媚而动人;再一个群体,实则是一位女子,细高的身材,貌似民族大学的学生。穿紧身牛仔裤,半袖蓝色薄毛衣,长卷发,微黄。戴浅白圆边帽,穿白色球鞋。舞蹈动作幅度大且有力,让人感到舒展流畅,散发着年轻人的活力;三一个群体,也是一个人,一个矮小的五十岁上下的男人。他根本不会跳,仿佛是喝醉了,又像是机器人,与其说他是跳舞,不如说是被人赶着在走。动作僵硬,不协调,令人忍俊不禁。于他,在队伍里,也是乐在其中。我在想,如果有一天,自己也能和他们在这里一起跳舞,那该多好啊。在舞池里跳的每一个人,与在边上观赏的我们,其中的感受想必是不同的吧。如果说幸福,那么跳舞的人,便是幸福的。

11:15分,这边散场了。我却和旁边坐着的一位男子聊起来。他怀里抱着小孩,二十多岁的年纪,与他年龄相仿的一位女子坐在他的身边,家在那曲,一家三口开车来拉萨玩的。小伙子的眼神纯朴,对于我的提问,热情的做答。

“你们的经济来源主要靠什么?”

他有一点没听明白似的,懵着不知怎样回答。我就说,你们吃的,买衣服这些,钱从哪里来?

他说,“挖虫草。每人一年能挖六七万块钱。”可以看出,他们在经济上并不贫穷。怀里抱的孩子,大概二三岁的样子,对着我笑,并且“伊伊呀呀”地说着什么话似的。

“我们能拍个照吗?”我征求男子的意见。

他听了摇手拒绝了。并把怀里的孩子递给女人来抱。我想,他们是不喜欢拍照的,有他们的忌讳吧。也就没有拍。

离开舞场后,别了一家三口,绕布达拉宫转经道走了一圈(30分钟)。尔后回到客栈,换了房后,睡到近五点,起来后去了大昭寺。

八角街上的人流并不多,并且没有像上次那样见到磕头朝拜者的身影。只有在布达拉宫转经道上有见到。所见多的是,穿着藏服拍写真的男女。

在“玛吉阿米”前坐了一会后,又去了大冰的小屋。

观看了一下藏香的制作现场,在里面的“天堂时光旅行书店”坐了一会,观看了一会。看到一本书,坐下来读了一篇,

“某种程度上,西藏好像一个符号,代表的已经不是一个旅游目的地,而是内心的某一处花园。它完全属于你,不可分享,不可用言语表达。这花园可以是一个地方,一个人,一件事,但总之它是我们在人世间行走的庇护之所,有着微弱的光芒。人们如此选择只因内心感召。”

“几乎每个人对西藏的理解都是不同的,这个有着归宿意味的地方,其实代表了一种对自己的审视,对过去的审视。”

“去西藏自然不是为了形式上的领略自然风光,这块神奇的土地带来的是心灵的洗涤与触觉的重生。世界之事只不过是浮云,一切归于释然。”

“两船交汇时,对面的船上有人在高歌舞蹈。我们彼此挥手致意,打过照面亦是缘分。那些眼神单纯、不含杂质,每个人都有着平静安祥的神态,对我们这些外人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好奇与羞涩,只是微笑着静静地看着我们。我想,这一刻我已经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西藏。”(《我们始终牵手旅行》左手著)

读了有一种感动,当即涌出热泪。为爱情,为旅行,为在路上,或为不同的生活方式?便喜欢上,决定买下它。

记得去年来时,在这里给朋友寄明信片。一年余后,这里似乎没有变过,还是昨日的样子。有不少年轻人,在那里面闲坐。

走出书店,先进来时大略看的一家饰品店门前的那一只老黄猫,还躺卧在店门口的一张椅子上睡觉。懒洋洋闲适的样子,饰品店的女主人,长长的头发,娇好的面容,站在猫的旁边,一脸微笑。

走出八廓街,在回来的路上,即北京中路上,看到这样的一家子。男人约摸三十上下,面容俊朗而黝黑,背上背着小孩,女人背着一只扁长的箩筐,里面装着衣服之类。实际上不是背,而是绳带套在额头上。跟在他们身旁的,是两个儿女,大概六七岁不到。女孩扎两根小辫系在一起,头发微黄,蓬松。看见他们的模样,便想起小时候儿时自己的样子。一家五口,大概是来逛街的。我跟在他们身旁,不远不近的想拍他们一家子的照片,大概是不时回头的男子有所发现,领着妻儿走进了一家店内,把我给“甩”了。一家五口给我的印象,男子总走在前头,可算是一个班的队伍了,不由也羡慕起他们来。

在出来的小巷子内,买了一斤炸土豆片(5元),还不错。大概算是拉萨当地的小吃的一种吧。我在拍照片时,连带老板娘一起拍,她有点不好意思的向我笑着。

所见的当地的男女的印象,在我的脑海里描绘着。女子多盘发,下身穿长袍,系腰。身材偏高,脸形偏长。鼻子挺且长,两颊微凸,有高原阳光照射的痕迹。嘴型也与内地城市人的不同。比如那些穿藏服拍照的男女,一看就知道多不是当地人。而男子,皮肤黝黑,面容俊朗,粗旷朴实。

已是下午七点多,天自然还没有黑,大街上人来人往。仍然是去陕西面馆吃的晚餐,小碗绍子面(16元)。

洗澡

回到客栈,洗衣服。先把衣服泡了,把门窗关严,准备好洗浴用品,要换的衣裳,开始洗澡。洗澡好后,穿上衣,吹干头发,洗好衣服,上床躺着休息。

上一次来拉萨,六晚七天,不敢洗澡。这次是第二天的晚上,也算是大胆的超越了一回。在写这篇文时,已是夜十一点左右了,感觉良好。

期间有朋友打电话来,他说拉萨气候可能不太适合我们。大意是说,去拉萨是为了什么?是旅行的浪漫,还是别的?我知道,我们一直在面临着现实与自己的纠结。生活是现实的,要想活出自己,并不是简单的事。

行走的意义到底是什么?正如《我们始终牵手旅行》中说的,拉萨有归宿的意味。所有的选择,都是我们自己的意愿,活成什么样子,都是选择的结果。如果一生都能按自己的意愿去选择着过一生,我想就算还残有遗憾,也并没有多少后悔的了。

5

拉萨日记2

字数 1646 2020-09-03 07:47

20200902 城关区 多云.23/11度 星期三

今天是中元节,家乡俗称“七月半”,是上坟祭祖的日子,不免有些思乡。想起过去多年来至今,亲人间形成的关系,发生的事情,人在外与在家的想法确有不同,更多的是趋向谅解,释然。在家的时候,没有归属感,烦恼日日,这也是促使我离开家乡的一点原因。远离家乡后,那一种亲人间的牵挂、谅解才自然出现。真的是叫人无奈,仿佛这样,只是为了内心的忏悔。无论是不解、怨恨、疏离,都不会改变我对亲人的祝福!

因此,原本打算去看(租)房的,也就推迟到明天。也因此,让今天一时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。

第二次去拉萨合集

布达拉宫(拍于药王山)

早晨出了门,不知要去哪里?千万里来到高原,竟然不知道要去哪里?真的够算是笑话了。可我是真的不知道去哪。如我的生活,在迷茫中。

下到一楼的院子,有意无意地找客栈老板去聊天。我向他询问个人关心的问题,他说,在西藏,除了寺庙,宗教,其他的多有不知。他大学毕业后,多年没有去工作,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。如今开家客栈,想必正符合他的生活方式。大概是他的知识面、眼界太开阔,而我只关心一些小的、琐碎的、实际的问题。话题扯得很远,于我,却是不得要领。有些说到宗教相关的话题,在这里不方便叙说。

关于旅游,在拉萨,比如去羊湖,并不是很方便。没有公家车,只得搭车。在那里搭车?也说得不很清楚。或者跟团。向来“我行我素”,不习惯跟团的限制。再说也没有急着要去羊湖玩。

一晃,今天是在拉萨的第三个晚上了。并没有特意想去那里玩。对拉萨,各方面都不熟悉。比如住宿。同质的客房,有价格、环境上的不同。如果了解,一定会选择环境安静,干净,价格在同等房子中又算便宜的。不知道,住了贵的,环境还不怎么样。这就是现实生活的区别。

因为是中元节,临时想到去拉萨河看看。地图上看,拉萨也就那么大的地方,可走起来,实在是望山跑死马。从住的娘热路,往北京路走,又往南折到金珠路,沿着拉萨河的支流,拐到朝阳路,上阳光花园,往东上环岛路,过桥上阳岛路,过迎亲大桥,向东上慈觉林大道,即318国道,往回走,向北过拉萨大桥,上江苏东路,北京路,到小昭寺。这一通胡乱任性走下来,二万余步,一天下来,三万余步,至少有18公里。想一想,真是令人苦笑不得。

其中的累乏,无言可说。过迎亲大桥时,已是累了。那桥也不知有多长?两边花盆上开着红绿的曼陀罗花。阳光刺热,干燥,桥下河水哗哗流淌,一侧的河中,修建有五只铜牦牛,不知道是何寓意?

几乎是环绕了以城关区拉萨河外走了一大圈。远远的都可见布达拉宫,四周的大山,拉萨城虽不大,但感觉广阔。

想起去年四月份,也曾来过拉萨大桥,在拉萨河边嬉玩,远山还戴着洁白的雪帽。现在是九月,却是浅浅的绿色,或苍黄的荒芜。大朵大块的白云,在山头上方游曳,天格外的蓝。河水淡蓝,带着凉意。河边开着散落的格桑花。美实美亦,可干燥加上阳光的刺晒,步行的滋味并不好受。

过了拉萨大桥,进入市区,吃了一碗面做为午餐。在下午二点多,来到小昭寺。购票入场,参观膜拜。藏香的味道,佛教的味道,信众的虔诚,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,让你心静,让你在想,活着是怎么一回事,生与死,人,实在的渺小。活着的方式,存在的状态,可谓千种万别。

下午15:20,在附近的影院看了一场电影。随机性选择的是《追梦险途》。真的不怎么样,没有电影一般意义上的感觉。仿佛是保险行业的一个宣传片,软电影。还好另有俩位看客陪伴。是两位当地的二十多岁的姑娘。简单的与她们交流,倒有一种热情。但要是从交朋友的层面,却需要信任。

随后又转到宗角禄康公园,在这之前,转到药王山拍了两张布达拉宫的照片。仍然有许多拍照的人。也有情侣、准夫妻拍婚纱照或写真的。时空仿佛不曾流动,还是一年前的样子。

来到公园,看了一会一群年青人玩踢毽子的游戏。谁接踢时没有踢起来,要罚他绕转一圈,伸手挨每人一掌。有的轻轻碰一下,并不真打,有的顽皮些,就啪的一巴掌打下去。年青人,有男有女。虽然简单,又质朴,但年青人在一起开开玩笑,乐一回,还能结识伙伴,看来是一个不错的有意思的游戏。

又实在的感到无聊,不踏实,打电话询问租房子的信息。希望明天能找到合适的房子。

6

拉萨日记3

字数 2006 2020-09-04 08:21

20200903 城关区 多云.23/12 星期四

今天主要是找房子。

比前两天稍早出了客栈的门,按图路线,往巴尔库路去。在路上一家饮食店吃的早餐。店主只有一个妇人,店内有两个女生食客,显得安静。要了一碗粥,一个鸡蛋,一个肉包,才5.5元。我听了不相信,问总共五块五吗?妇人倒疑惑的眼神,说,是的。想起前日在那家吃早餐,贵了一倍,就感到拉萨并不是什么都贵,而是有被欺客的嫌疑。

第二次去拉萨合集

第二次去拉萨合集

巴尔库路的房子,是昨晚在同城上看到的。700元每月押一付一,属接受范围才去看的。不想到了巴尔库路,才想起没有房东电话。以为在同城上还可以找到它。然而打开同城,信息众多,昨晚看到的巴尔库路所在的房子并不再出现。

当即蹲在路边,重新在同城上找房源。看到一处北京西路的房子。550元每月押一付一。于是搭车前往所在地方。走一段路,乘上所往方向的公交。戴上口罩,投的是1元硬币。在硬币掉入投币口时,司机好像咕噜了一句。我坐在车上想,是不是嫌怪我投的是硬币?

公交车“叽里咕噜”的徐徐缓缓,匀速地向西行驶。司机是一位五十开外的男人,戴着墨镜,口罩,手套,不动声色的坐在驾驶位,手搭在方向盘上不时轻微的左右调整,感觉像是机器人。即使前方没有车,也不会加速,像散步似的。好处是刹车轻。

二十余分钟后,经过湿地公园,在哲蚌寺站下了车。打电话给房东。叫往回走,看到路口有“房屋出租”的牌子,再往里走。在房屋出租的牌子出现时,“废品”回收的大白字也看到了。照电话里的指引方向看出,只见一座荒山崖下,几座板房式样的房子零乱散在那里。向里向上是一段沙土路。刺热的阳光,灰尘,引着我走到所在地。名副其实的是一栋二层的板房,工地工人常住的房子。既然到了,一看究竟。正在准备午饭的一个女人,喊楼上的另一个女人下来,领我看房。并交给我两挂钥匙,指着尽头叫我上楼,与楼上的女人接洽。走上楼,窗是打开的,女人鼓捣着拿钥匙开门,我说不用了,从窗户就可以看到。暗黑,零乱,灰尘,一张破败的床躺在角落。我说,如果只租一个月,押金会退吗?女人说退的。我猜得不错,这原是搞建筑的工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。我的喜整洁干净,已经在第一眼就把这房子排除了。我说再看看,就离开了。

走下来,穿过马路,在楼面店下的阴处暂作休息。在一中巴车一侧撒了泡尿。又蹲在地上,在同城继续寻找。

找到一个价格高些的,1200元每月。位于吴涂公寓。心想价格高些,房子总归整洁些。

于是骑路边绿色的公共电单车,按图路线,找到吴涂公寓。没料到,这离早上来的巴尔库路没有多远,有些路是重走的。在见到招牌的大门前打电话,按指引往里走。两边都是紧挨的房子,是小区的模样。走到快到底的位置,房主引领下,走进左边的一扇大门。进了门,又向左上到二楼,再向左走一个房间的位置,就是要看的房了。房客还在床上,说下午就搬走。房间还不小,靠窗的一面墙边,横竖摆放着三张床,简单的被褥,靠门的一边墙角是卫生间,进门的旁边有一件像鞋架一样的简单柜架。再别无长物。我把自己的情况想法告诉房东,房东是从门前引领我进来的保安,约摸四十岁,本地人。他说,至少要租四个月。可我的不确定,眼看又要泡汤了。而且房子我也没有看上。

接下来,看第三家。位于加荣菜市场附近。

在拉萨,从东向西,或由南向北,走一段路后,就能看到前方的山。仿佛已经到了城市的尽头。拉萨城区,说大不大,说小的话,若是找一个地方,加上陌生,又感到它的大。没走多远的路,拐了不少的弯,就像是走到了郊外。

一边骑行,不时看一下地图。单手扶把,左右摇摆,差一点摔倒。感觉到后面紧跟的电单车动静,一回头,一位藏族小伙子停在后面,看着我笑。累乏之下,心情烦躁,对着他说,你干嘛催我啊,你走你的嘛。小伙子听了说,是你自己碰到地上的。说完听了我的话,就骑到前面走了。想起来,我差点摔跤,怎么会去责怪人家呢。幸亏这位藏族小伙子友善,他在我责问时露出的羞涩的表情,真是可爱呢。

左拐右绕,找到了加荣菜市场。因地理比较复杂,电话中就让房东来某酒店门口接我。女房东人还不错,和善热情。她虽是四川人,曾在深圳生活多年。只是她家房子满了,才帮我介绍了她的邻居家的房子。邻居是本地人,开门的是女主人,长长的头发,散披着,一幅藏族同胞的笑貌。一同上到二楼,“五”号房打开,屋内靠窗一角是一张由两个单人床拼在一起的床铺。房租每月630元含水费卫生费。我有意租,可一谈到租多久的事情上,女主人因我说的实际情况迟疑不决,就说,打电话问一下她老公。打通后,叫我接电话。仍是说到租多久的问题上。后女主人老公叫女主人接电话,一番藏语后,女主人告诉我,如果不确定,而暂只租一个月的话,就算了。

傍晚回到客栈,有朋友问,今天房子租好了吗?我说没有。让我了解到,在拉萨租房,一个主要的事情,就是租期,多希望长租。如果是一个人,想租安静整洁,经济上又适当的,感觉上是不太好租。

租房是一个现实的事情。不论是否工作,总不能长期住客栈。住,看来是人生第一要件。想找工作,情况又是未知。暂时决定,明天搬到便宜些的旅馆。

7

拉萨日记4

字数 1917 2020-09-05 00:01

20200904 城关区 多云.25/12 星期五

今天又跑了不少的路。一东一西,东到了纳金东路与岗堆路交汇口;西到了八一南路。多是骑电单车,算起来貌似一公里一元,不断地叫你充钱,也不便宜。每天花钱,都没有心去计数的了。步行超过两万五。这一东一西两处,是为找工作的事。想在拉萨呆长一些日子,可现实又受到金钱的限制。如果有足够的钱,住酒店,只单纯干净的去玩,实在是件为难又尴尬的事。

第二次去拉萨合集

第二次去拉萨合集

这让我感受到,一个地方,既便再喜欢,如果把它与现实生活柴米油盐联系上,它的美好就要大打折扣。当然,这仅是个人的一时感受。不管在那里,都有生活得很好的人,至少有份稳定的工作,在一个地方扎根或生活下来。这是一种能力。这样想来,不免为自己悲哀。

如果仅仅是游玩的心态,那一种纯粹的感受体验自是不同。有朋友说,拉萨适合散心,至于工作,对于一个外地的陌生人,大概不太适合。当然希望是散心,更希望在这生活。可无论怎样,美好,浪漫,优秀,高雅,光鲜,快乐,幸福,都是以生存为前提。心飞得再高再远,脚一定要踏着地的。

这些天来,起得愈来的晚些。从早晨六点推迟到七点多。有几晚睡得并不好,不踏实,夜里会醒。今天七点半才醒,从窗帘看去,天已经亮了。洗漱后,吃了点饼干,一盒牛奶。既然今天换客栈,不如早一点搬过去。收拾好行李,走出房外,拍了一张客栈院内的照片。下楼来交还钥匙,我说,房门是开着的,要不要上去看看?老板忙摇头说,不用。放下钥匙,说着再见,离开了这家客栈。

按图路线,去不远的另一家小宾馆。穿过客栈所在的新村的街巷,八九点钟的光景,巷道内偶尔碰到一两个人,擦肩而过时,淡淡的阳光下,一片安静,感觉像是走在初冬的早晨。

换的这家小宾馆,是一对中年夫妇开的,四川人。男的大概还另有事做,主要是妇人看店。先看的二楼一间,没有窗户,又小,一进去感到憋闷,就说换个房。换到四楼,即顶楼的一间,空气流通些。但卫生不敢苟同。床头,柜面一层绒灰。卫生间小得难转身。要是干干净净的,小一点,在四楼倒还可以。到晚上回来时,仍是没有洗浴用品,上午走的时候跟妇人说了的。就打电话下去,告诉情况,另让帮带瓶矿泉水上来。接电话的是男人,粗声粗气的说,有啊,怎么没有。我说,确实没有。刚说到这,他就挂了电话。我门开着,正在拿纸巾擦灰尘。过了一会,男人上来,拿了两个一次性纸杯,一卷卫生纸,一个小纸盒。纸盒里想必就是洗浴用品。我并没有拆,因为,并不打算洗澡,也不想用这点东西。今晚就将就一下吧。男人拿上来时,放在旧暗的一个玻璃圆台上,好大不情愿的说,这次我帮你拿上来,下次自己去拿。这说的什么话?就算不帮我拿矿泉水,洗浴用品总该是你的事。心想,我千万里远的跑来,住你的店,给你的费用,这样的态度,不是素质的问题,简直是没有良心,没有人性。他那里能理解?是个大老粗吧,油腻得让人瞧不上。也促使我做出明天退房的决定。下次,呵呵,恐怕是没有的了。

之前的客栈,是比较专业的。类似的客栈,为来拉萨旅行的人,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场所,比较人性的服务。彼此大家都客气礼貌,有一种好感。

从这两下对比,叫我告诉自己,再也不要住这样的小宾馆了。没有钱,也宁愿住贵的。贵的,自有品质。不仅如此,住这样的小宾馆,简直让我感到受了诲气。比如交流,你说东,他扯到西。闲话费话,自说自圆。想一想,这就是现实,这就是生活。越贵的,品质越好,交流越简单明了。这一层意思,说来说去,感觉说不到点上。写作写了两年余,是文字表达的不够还是什么问题?与明白人说明白话。

之所以晚上九点多才回宾馆,是在布达拉宫广场逗留去了。从傍晚天还亮着时进的广场,到暮色渐重,再到亮灯。灯光把布达拉宫映衬得更加鲜明。仰望黑色的天空,远远的看去,布达拉宫更显出它的巍峨。举目四望,置身开阔的广场,街灯照亮,根本不觉得是在高原,那一刻,仿若在内地的城市,没有什么区别。

进入广场前,已是七点多,晚餐时间。以为看一下就回去,没想到看到近九点。肚子早已饿了。可眼前的美,吸引我不愿离开。尤其是当广场的喷泉打开,不同位置的灯柱上的音响响起音乐,水柱随之高低交错喷射。特别是中心的一颗水柱,猛地上升,直冲向夜空,不知道有多高。轻盈上升飘落,看得我热泪盈眶。

观赏的人们,纷纷拿出手机相机,留住最美的时刻。在高原,在拉萨,有这样的美景,是第一次感受到它的震撼。如果以为这里是穷乡僻壤,你就错了。这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,是人间的天堂。

望着人影婆婆,隔着水幕,在灯光的辉映下,布达拉宫的庄严让我内心震动。在如此繁华热闹的景象之下,试想当初修建时的工程宏大,也反映出当权者的威严。

活着,是修行,是为了来生,或是未知。沧海桑田,以为什么都经历了,或者烦苦种种,劝自己看开放下。可是,每每面对如此良辰美景,试问谁又能不动心呢。

8

拉萨日记5

字数 3706 2020-09-06 10:10

20200905 城关区 阴到多云.24/11 星期六

有人说,拉萨是一个慢城市。如果单从这里理解,真是符合木心说的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”。

可我在拉萨的街上,看到的也是车如流水,路口人车拥挤。电动车穿梭,跑得很快。每天七点多醒来,八九点出门,九点左右吃早餐。东看看,西望望,一天不曾干什么事,很快的就结束了。到拉萨,已是第六天了。也让我感到,时间是一样流逝的快。而那种慢的节奏,逛逛马路,到八廓街跟着走走转转,晒晒太阳,看看跳舞,这样的日子,感觉并不真实。就像头顶上的蓝天的白云,飘浮着,没有着地。

第二次去拉萨合集

换客栈

今天是来拉萨的第六天,换了今晚所在的第三家客栈。

第一家客栈不是不好,为经济打算,才换了第二家便宜点的小旅馆。昨晚在小旅馆住了一个晚上,急忙的在今早退了房。环境差,老板态度生硬。早上退房时,那个妇人说,你说住两晚的,实际只住了一晚,房费由80增加到100。听了实在恼火,可一看妇人的嘴脸,只想尽快离开。忙说算了,因为交了押金,少退20元。这个四川妇人也真可恶,20块钱,把人品,甚至良心都卖了。

第三家客栈,且让我说出它的名字(为自主权考虑,后面三个字还是写它的拼音)“云上bls”。外面看平常,只是石砌的房子,一扇拉萨常见貌式的大门。走进去,常常会碰到两只白毛的狗,一点也不叫唤,仿佛跟你很熟。中间是一个院子,种些花草,流水装饰,几处凳桌,还有一个吊椅。

院子靠正屋的一侧,形似一个长廊。中间是前台,台面上写着,“退房请把房卡放在这里”。前台左边的凳榻上,放有书籍,还有一只吉他。右边有一个长凳,一个台子。这些地方,供客人闲坐。疏密有致,颇有一股情调。类似的客栈,在拉萨很多。一个个一家家,因主人的喜好品味布置,可谓大同小异。如这样的客栈与所谓的宾馆、招待所之类,风格有显然不同。正应着“客栈”二字,犹如在茫茫路上行走,遇着了一个打尖的地方,有一种遇见的意味。而宾馆、招待所,不过是落脚的场所罢了。

上二楼由前台旁经过,也就二层,在台阶或檐墙处,贴挂有风景图片装饰。不管是何深意,总归显出主人的用心策划。经过廊道,经意不经意间,拿眼一瞥楼下,是正中的院落,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。仿佛不是客栈,而是自家一样。

接待办理的,大概就是客栈女主人吧。偏瘦,短发。有纹身,想不起是纹在颈脖还是脚踝。显出时尚个性。普通话说得清楚,据此判断,不是本地人。感觉上有股东北味。很友好,客气。

一个是游客,一个是客栈老板。单我的这一番打量思想,忽儿让我想起一句诗,“人生若只如初见”。啊,初见是陌生的,似曾相识。是一种不了解的自我想像。实际呢,或许千差万别。

每每在这个时候,我在想,就这样云游四方吧,我喜欢这一种感觉。或者说,这样的一种活着的方式。

看跳舞

来拉萨像是没有目标的,好似蒲公英,是风把它吹到一个所在。有时,我也不很理解自己。不过,我的心只有自己清楚。偶尔也会顾虑别人。但陌生人,你我的生活,彼此又有何干。只是因为想到家人,心瑟瑟地,在那里兀自颤抖。

一边是工作的没有眉目,一边是放任的懈怠。心比天高,手长袖短,是说我自己吗?理想主义,总在那里预料着有一天乌托邦成为泡影,然而化为湿冷的眼泪。

又来到宗角禄康公园,这里总把我召唤。只有在这里,在欢歌热舞中,得到快乐,忘记自我。我是在饮鸠,还是在喝醉?不知道为什么还如此困惑。

来拉萨,什么风景都不打紧,看不看无所谓。只要能在公园看看藏族同胞载歌载舞,只要能在街头转转,穿行在八廓街各个巷子里,我就感到满足。

拜访画家:Ashes

我并不认识这位女画家,自然她也不认识我。我们原是陌生人。

但你不得不相信,认识一个人,是自然的事,是上天的安排,并不是我们自己左右决定的。

大概是四天前的一个晚上,那时还住在第一家客栈。床头一角的架上,摆放着一本书。封面上有西藏的字样,应是一本有关西藏的杂志吧。两三天来,摆在那里,也无意拿它来看。这晚坐在床上,忽儿又瞥见它,这次没有迟疑的,伸手拿来一看。

选择性的看了两三篇,其中的一篇给我比较深的印象,或者说有某一种触动。这篇文章,写的就是Ashes(她的英文名)的。文题叫“隐在八廓街的画家”。我记住了这个人的名字,以及她的工作室所在的丹杰林路。

第二天去了八廓街,也不是特意去拜访她。心想,如果找到,不妨进去看一看。也好过盲目的转悠。我以为能找到,它一定在。

其实,那本杂志也不知道是那一年出的?在丹杰林路来回搜寻了两遍,并没有找到。于是走进一家唐卡店,只一个女子坐在里面,很安静。我便向她询问,“你知道有一个叫‘Ashes’的女画家的工作室在那里吗?画油画的”。她并不知道,但很热情,说,“我帮你问问吧。”立忙打电话给她哥哥还是什么人,想必是有同道中人,或许有知道的。女子说,“等有消息,我微信你吧。”我们加了微信后,我也就离开了。之后,并不确定会有信息。找不到,见不了,也就算了吧,我想。

不想,我还在逛街时,收到唐卡店女子的微信,告诉了我画家的电话。

我拨着号码打过去。显示的是拉萨的号码。通了。

“喂,你好!你是Ashes吗?”

对方的女声说是。我又确认的问,“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写你的文章,你就是‘隐在八廓街的画家’吗?”

“是,我是。”初次听她的声音,那一种亲切感,好似在很久以前,我们就有约定一样。

真的很感谢,感谢唐卡店女子的热心帮助。也感谢Ashes的回应。为方便联系,我们加了微信。她了解到我打算去造访,就说约个时间。这是自然要约的。

而我,在这个时候却犹豫了。我不知道去拜访这位女画家是做什么?我又不懂画,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游人。心里又生出自卑,感到是一种不太对等的拜访,不知道对方的态度怎样?我的穷自尊在作怪。

第二日,也就是今天,从宗角禄康公园出来后,先去了东郊客运站,是想了解一下去林芝的班车情况。在公园出发时,向一位当地的女人打听,她很热情的告诉我说,去林芝的班车有的,车都是从东郊客运站发出的。

不想到了东郊,客运站正处在拆建的状态。而路边的suv车主,走近来问我,“是去林芝的吗?一个人160元。”

我并没有决定去林芝,只是了解一下先。就说,留个你的电话吧,如果那一天去,再打电话约你。对方是本地的三十来岁的汉子,一样的热情,友好。

到了这里,在路边一看地图,离拉萨河不远,并且仙足岛就在附近。

沿着滨河路走,淡绿的河水,盛开的格桑花,四围的高山,蓝蓝的天,大朵的白云。觉得这仙足岛比八廓街是要安静,离山与水更近,或许更适宜创作吧。

想到Ashes的工作室就在仙足岛乃仓大酒店某处。我做了一个决定:去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zhenshijiepai.com/2024/01/%e7%ac%ac%e4%ba%8c%e6%ac%a1%e5%8e%bb%e6%8b%89%e8%90%a8%e5%90%88%e9%9b%86/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0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