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镜头语言衬托家乡的“美”,男子16年10万张街拍记录济南“人气”

用镜头语言衬托家乡的“美”,男子16年10万张街拍记录济南“人气”

  戴着一副颇具文艺气质的圆框眼镜,身穿藏蓝色外衣和军绿长裤,脚蹬一双大头皮鞋,一脸戏谑又略带狂狷的笑容,一个人立足树林阴翳又阳光明媚的济南老城街头……这是一张复古风十足的人物照片,其中呈现出了一副标新立异又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反差与和谐。

用镜头语言衬托家乡的“美”,男子16年10万张街拍记录济南“人气”

  照片中的主角今年40岁,名叫张拿乔,是济南的一名街拍摄影师。在张拿乔的手机中,有数百个相册分类,16年间,他用脚丈量了济南的各个区域,用近10万张照片记录了济南人生活的点点滴滴,也记录了济南城市面貌的飞速变迁。

用镜头语言衬托家乡的“美”,男子16年10万张街拍记录济南“人气”

  16年10万张街拍:

  他强调自己是街拍中的Lo-Fi

  张拿乔开始街拍大约是在2006年。据他讲述,之前上大学时候看到比较有意思的场景就有想记录下来的冲动,但受限于当时的财力,一直没有成行。“我上学的时候,拍照用的都是胶卷机,一个学生能有多少钱,负担不起那么大量购买胶卷的费用。”张拿乔说:“我大约是在2006年有了自己第一台数码相机后,开始的这种街拍”。

  自拍摄了第一张照片后,张拿乔犹如发现了生活的另外一种打开方式,街拍自此一发不可收拾。据他仔细回忆,这16年来,他几乎串遍了济南所有的大街小巷,也收获了近10万张街拍照片,这些照片的题材涉及广泛,从动物人物到静物街景,从店面招牌到板报涂鸦,张拿乔几乎无所不拍。“我并不像其他街拍客一样只关注人物,在我眼里,人物只是构图的一个要素,跟构图框中一个沙发、一个招牌是一样的,只要我感觉有意思,能满足我猎奇心或引起别人共鸣的画面,我都拍摄。”张拿乔说:“经过这么多年沉淀、筛选后,我最后积攒到手中的精华照片大约有5万张左右”。

  张拿乔是济南人,但少年成长时期多在外地。他说他一开始是用一种外地济南人的视角旁观济南的“人气”,久而久之养成了用济南人的思维来组织自己镜头语言的习惯,而究竟什么是济南人的思维,张拿乔说他也说不清楚。他曾到过许多城市,新鲜感过后,他发现自己拍摄的东西跟在济南并无二致,或许其中作祟的便是这种思维和习惯。

  在张拿乔的作品集中,他街拍的选景场地多在油旋店、把子肉店等非常有济南印记的地方;他最喜欢的一张照片,画面是他母校原山东建筑工程学院(现为山东建筑大学和平校区)位于和平路北侧学生宿舍拆迁时的断壁残垣。或许,这种带有浓厚济南标签、且只有济南人才能共情的内容,就是他口中的“济南人的思维”。

  张拿乔一直强调,虽然自己的摄影作品在广义上属于街拍,但实质上是“随手拍”,是街拍中的Lo-Fi。

  Lo-Fi,是英语Low-Fidelity的缩写,翻译为“低保真”。Lo-Fi最早是摇滚音乐上的一种说法,用来形容粗糙、怪异的音色和扭曲、生硬的演奏技巧,现在多引申为追求简单、自然、直接、反科技的生活方式。

用镜头语言衬托家乡的“美”,男子16年10万张街拍记录济南“人气”

  对胶卷机近乎执念的热爱:

  他人到中年仍在摇滚

  张拿乔解释他街拍的这种“low-Fidelity”,首先体现在自己摄影器材的选择上。“别人都用钱来衡量摄影器材的专业程度,而我用的都是这些破烂家伙什,”交谈间,他从自己车内掏出了一堆各色相机,丢在后排座上如数家珍:“这差不多是我随身携带的,黑色的这个是lca+、白色的是gr、黑色的agfa、铁疙瘩olympuspen,这个miu2我揣兜里时间最久,现在电池盖都盖不上了,这只是我这些年用的一小部分。”

用镜头语言衬托家乡的“美”,男子16年10万张街拍记录济南“人气”

  或许正是经历过想要而不得的学生时代,尽管后来的张拿乔有了数码相机,但他仍对胶卷相机有着近乎执念的热爱。他说,他对胶卷的特殊“癖好”是源自热爱胶卷成像时的银盐反应;他说,不同的胶卷乃至不同的材质、结构的镜头拍摄同样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;他说,每个相机适应的场景各不相同,就如同厨师的各类刀具;他说,胶卷盒不同的颜色就是胶卷不同的色彩偏重,如乐凯红、富士绿、柯达黄……张拿乔说:“大部分摄影师在对作品的处理上倾向于诠释在什么时间、用什么相机、在什么地方拍摄了一组什么主题的照片,而我更乐于用不同的相机、在不同的时间段、对相同的事物拍摄,我曾经一度很沉迷体验摄影过程里相同中的不同”。

  “但是随着我拍摄的选材越来越倾向环境,我越发感觉器材的重要性在弱化”。张拿乔说:“摄影圈十几年前就一直在争论一个话题,讨论摄影器材的重要性”。他并不是认为专业的摄影器材不能辅助拍摄更好的作品,而是相较于拍摄过程中人的创造性的发挥,远比器材更重要。“相机只是一个工具,摄影的过程要正确运用工具,而不是被工具捆绑”。于是他干脆去繁就简,选择了用手机。

  在提及手机的时候,张拿乔还是明显地犹豫了一下,他解释说:“虽然手机拍摄很方便,现在也能满足绝大部分我想表达的意思,但科技永远不能代替操作感,真正的感觉也绝不是手机能拍出来的”。虽然他街拍到现在最终选择了手机作为主要拍摄工具,但或许,在他心目中真正能实现对内心满足和对拍摄对象尊重的方式,仍然是用胶卷。

  “现在我家里仍有很多胶卷,不过由于断货或价格高昂,已经很少用了。”张拿乔说,他喜欢一切oldschool的东西。他喜欢摇滚,最喜欢的摇滚明星是黑豹乐队的第一任主唱窦唯,他感慨他的作品实际上无形中有意无意地在暗合摇滚精神。“兴趣是共通的”。他解释称。

用镜头语言衬托家乡的“美”,男子16年10万张街拍记录济南“人气”

  面对济南急速发展:

  他想记录这个城市的“人气”

  “这十几年,济南新城迅速崛起,老城也相应更新,一些记忆中的东西正在离我们远去,这就催生了我想记录一点东西的欲望”。张拿乔喜欢拍摄的场所大部分是生活环境不是很好的地方,有待拆迁的房屋、有老破旧街角,但对他而言,这里是最有历史积淀、最具故事性、最易产生共鸣、最具济南人气的所在。16年间,张拿乔拍摄的无数老城此类场景的照片,大部分在当下已经杳无踪迹,被高楼大厦所替代。

  提及被冠以“城市变迁记录者”称谓,张拿乔并不认同。“坦白地说,我主观上当时并没有想刻意记录济南城市变迁的宏伟理想,只是实际上在拍摄一些老店情形、老济南人日常生活痕迹、一些老路口车流穿梭人来人往的场景、一些孩童随手的涂鸦之作时,客观上起到了一点记录的作用,‘记录者’这个头衔有点夸大了”。

用镜头语言衬托家乡的“美”,男子16年10万张街拍记录济南“人气”

  他的镜头语言衬托了当下济南的“美”

  “这几年我大部分的拍摄题材都是我感觉济南最有‘人气’的东西”。张拿乔说。在他看来,虽然自己拍摄的内容都是一些乐观随性的东西,但其实都是具有苦中作乐、顽强生活等人文的东西在里面,而这恰恰就是最有“人气”的体现。

  张拿乔说:“济南城市的发展和济南市民素质、审美的提升,赋予了我的作品一层额外的社会意义”。

  “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凸显个性的东西太少了,比如最近我在做的‘手写街头’的合集,就是受街头商店千篇一律的招牌启发,”张拿乔说:“现在社会,能凸显人个性的机会太少了,而我就是想拍一些济南人曾经的‘个性’,千人千样中难免有不和谐的东西存在,但尊重拍摄对象就是要尊重它的原汁原味”。

  笔者见到张拿乔用来展示作品的公众号,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。起初张拿乔并无意接受采访,经百般劝说后终于勉强应允,而他的洒脱与不妥协也始终贯穿在采访的整个过程,似乎也如他对其摄影作品的理解一样,充满了不愿被世俗、不愿被打扰的倔强。2019年,由于电子相册停止运营,张拿乔选择将其保存、展览照片的阵地搬到公众号上,在他公众号中个人简介有一段文字“如果你偶然间看到了(这些照片),要是觉得拍的一套么啊这都是些,就散了,我也不能强求。”或许,这就是他对自己这份摄影爱好最直白的审美坚持。

  >>侧记

  近日,一个名为“张同学”的视频博主快速刷屏,短短一个月便吸粉千万,他浏览量最高的一个视频有高达3亿多次播放。这个“一觉睡醒便不知道自己为何火了”的张同学,拍摄的视频内容都是事无巨细记录农村最日常生活的流水账:从清晨起床后从褥子底下掏袜子,到起床后用脏兮兮的盆子养狗喂鸡,再到烧水劈柴令人啼笑皆非的小卖部赊账……同为记录农村生活,爆火的张同学,很难让人不联想到李子柒——一个极端的飘飘仙气,一个是极端的土里土气。

  实际上,最真实的农村生活可能并不全如张同学的房屋破旧、厕所简陋至极,但绝不是李子柒刻意美化下诗意精致的理想田园。央视记者在采访张同学时曾问及“为何不加滤镜?”张同学的回答是只是把身边真实经历的事展现给大家。而这,与张拿乔对自己街拍的解释异曲同工。

  艾青的诗说,“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,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!”或许,这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张拿乔对记录济南城的理解——最质朴的爱不需要加滤镜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zhenshijiepai.com/2024/01/%e7%94%a8%e9%95%9c%e5%a4%b4%e8%af%ad%e8%a8%80%e8%a1%ac%e6%89%98%e5%ae%b6%e4%b9%a1%e7%9a%84%e7%be%8e%ef%bc%8c%e7%94%b7%e5%ad%9016%e5%b9%b410%e4%b8%87%e5%bc%a0%e8%a1%97%e6%8b%8d/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0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