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到一个地方,总想更深的去了解一下当地的人文风情。因为只有更贴近与当地人,才能更准确的去品味和融入异地文化。今天我们继续行走在兰州的街头,从两个当地著名的巷子为引子,和大家分享地道的西北文化。
1,赐福巷
这是兰州当地非常著名的一条文创巷子,是已经建成的4个文化集市发展基地之一。可谓是西北的“琉璃厂”。如果说大家觉得大西北人,民风彪悍,不懂这些文玩雅物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赐福巷的存在,很好的诠释了西北人不仅是铁血铮铮,更是懂得品味生活的人群。

赐福巷总长不过几百米,如果正常速度,不到10分钟就能走完。但如果你要每个摊位都仔细的品味,把玩,那就相当耗时了。这些店铺的老板倒也不拒绝我们这群“好奇”的顾客,不管怎么拍照都行,只要不把他们拍摄到就好。这对于像我们这种光看不买的游客来说,还是非常的友好。至于货物本身嘛,因为我不懂此道,不敢妄加评论东西的好坏。我只能说从外表看起来,大多数还是比较的精美的。


文创街,可以缩影一个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底蕴。我们绝大多数时间从电视上或者文字上获悉的,著名的文创街都是在颇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,比如北京,南京等。但这次在大西北兰州遇见这样的文创街,也算是颇有感触。虽然当天的人气并不是很旺,商家多于顾客。但这条街的存在,无疑向大家通告了一个事实,那就是西北人并不是不懂风情的彪子。文创是一种生活态度,也是追求生活之美的一种途径!


走走逛逛,如果遇见一件自己心仪的小物件,也可以大胆的询价。感觉西北人的性格还是相当豪爽的,不会因为询价不买而喋喋不休。更不会因为你驻步细观时,向你唠唠叨叨一大堆话。总之在赐福巷,你能拥有非常自由的空间。这是让人非常舒服的一件事!



整条街上的东西琳琅满目,看得我应接不暇,但知之甚少,唯有街头的一幅广告让我眼界大开。虽然是一则收购钱币的广告,但它把历代的钱币样式都罗列出来,让人一目了然,很是震撼。从第一套到第五套人民币,还有一些古钱和勋章等。每一件都精美无比。特别是人民币的样式,很多人都没有看全过这几套钱币样式,但从这则广告中却能如愿,也算是意外惊喜吧!

2,金塔巷
如果说你对文玩不精此道而提不起兴趣,那么就跟我转战到金塔巷,来品品地道的兰州元素。
这条巷子没有繁华商铺,没有可口美食,但却是兰州所有巷子中底蕴最深的一个。原因就是,巷道两侧的墙上画满了历史,典故,方言等故事。让人更加深刻的去认知这座城,体会它的魅力和文化!

我要先从最后一幅图讲起,因为这幅图起到了总结性的发言。它告诉游客们,一条老街就是一个故事,既承载着历史,还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和非物质遗产。把那些即将消失的老街,老地名等元素纷纷分享给大家。让他们不至于只存活在书本或者记忆中。金塔巷的存在,就起到了让更多的人来了解,品味老兰州的点点滴滴!

在方言中的介绍中,我个人比较能领会其中的韵味。因为我是重庆人,也属于西部,所以在语言上或多或少有一些相同。比如叠字的使用,胖的叫做胖墩墩,白的叫做白生生,这些都是和四川话一模一样的。其中一些叫法不同的,但用法基本我能了解。还有“儿”字的使用也是同样的。凳子念做凳凳儿,我边看边跟读着,越发感到亲切不已!

还有兰州话的古音,有一副图写到,兰州话里古音多。这些字音中,很多也是和四川话一样的。比如咸(han)菜,逛街(gai),这些读音在兰州话里也是如此。这一路上因为我的家乡话和兰州话的差距最小,所以一路上都是我在给同行的朋友边解释边演绎,尽量的让他们更加直观的明白和感受到兰州话的独特。

除了方言外,还有这幅历史的图画也颇叫人感触。这是介绍皋兰门的历史,它曾经是兰州最漂亮的城楼。但由于历史原因,被人烧毁,致使魅力的城楼永远消失。不禁让人感到惋惜,前人的“无所谓”或者“必做之事”,在后人的眼里却是莫大的遗憾。东西是死,它身上寄附的东西也是外界给予的,迁怒于物品,着实让人费解。但却又无可奈何。这就是历史中,让人怜惜的部分!

?
历史,是旅游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部分。去到外地,如果只是看风景而不深挖其历史,就像是走马观花,浅尝则之。如果想在旅游中得到更多的乐趣,就好好的对这个地方做一番功课。这样的有的放矢的行走,才会乐趣无穷!
(图文均为老黄带你去旅游原创,未经允许,不得盗用)